工作動態(tài)

趙林:尋找青藏高原上看不見的寶藏

日期:2014-07-23

|  來源:轉載 新華網【字號:

     

  從青海省格爾木市出發(fā),汽車顛簸140公里,3個半小時后到達離市區(qū)最近的一個野外觀測站。在這個海拔4400米的野外觀測站,研究員趙林將獲得關于青藏高原多年凍土的第一手數據。 

    

  多年凍土埋藏在地下,變化多端,融化時變成爛泥,結冰時堅硬如石。凍土對道路和建筑物是個麻煩,但對生態(tài)、氣候卻起著十分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耙芯克偷玫浆F場去,才能知道它的分布、特性和變化。”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冰凍圈觀測研究站站長趙林說。這位年近半百的科學家工作26年以來,一直堅守在研究多年凍土的第一線,基本查明了青藏高原多年凍土的分布現狀和過去數十年來多年凍土的變化過程及機理。 

    

  青藏高原作為全球中緯度地區(qū)海拔最高的地域,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明顯。青藏高原上有13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埋藏著多年凍土,約占青藏高原總面積的52%,凍土的變化影響著青藏高原水循環(huán)過程和水資源時空分布。然而之前除了青藏公路和鐵路沿線外,對青藏高原多年凍土的調查基本上是空白。 

    

  20111月,觀測站的成員開始了每年例行的野外數據收集,這趟行程至少要走1.6萬公里,2個月后才能回到研究所。出發(fā)幾天后,一臺車子陷進了沼澤地,同行的人們只能漫山遍野找石頭,鋪到沼澤泥池中,直到墊到地下兩米的堅硬的凍土層上,才能使汽車前進一點,一直折騰到第二天早上,車子才從沼澤地里出來。同樣的情況在出野外的路上常有發(fā)生,甚至有一次,陷進沼澤地的車子前進200米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 

    

  但所里的科研人員常說,最難的不是路上遇到的困難,而是科研過程中遇到麻煩。取樣都是在冬季凍土結冰的時候,科研人員在冰天雪地里人工打鉆,幾個小時也打不下幾米,人就得站在冰水里繼續(xù)挖。1996年,趙林腫脹、烏黑的腳被診斷為脈管炎,醫(yī)生建議截肢。“我可不能沒有腳啊,還得出野外呢。那時候找了好多辦法,后來的幾年,我一直得端著藥罐子出野外,還好算是保住了腳?!壁w林輕揉著腳說,發(fā)烏的腳背仍有些腫??蒲腥藛T長期在野外開展凍土研究,不同程度落下了各種毛病。 

    

  2003年,趙林初任青藏高原冰凍圈觀測研究站站長時,研究站里只有2名科研人員,科研條件簡陋,實驗所用設備落后且稀缺?!拔覀兂鲆巴饽芸朔鞣N困難,但如果因為設備問題,得到的數據質量不好,損失的遠不止是大家的辛勞。”趙林說。因此,趙林任站長以來,大力加強人才引進和培養(yǎng),以及對野外監(jiān)測和勘測儀器設備的購置、研制和更新。目前,該站的科研人員從2名發(fā)展到了20名,還帶有近20名碩士博士研究生。 

    

     自1998年以來,趙林帶領青藏高原冰凍圈站的同事,建立起青藏高原多年凍土監(jiān)測網絡,監(jiān)測場點從青藏公路沿線的4個點,擴展到整個高原122個站點。野外觀測設備分布于整個青藏高原的數據資料空白區(qū),也建成了完整的凍土分析化驗實驗室?!巴ㄟ^這些設備獲得的數據資料已經受到了國內外相關領域科學家的關注,并在未來10年里發(fā)揮巨大作用。為青藏高原凍土、氣候、水文和生態(tài)研究及區(qū)域經濟發(fā)展規(guī)劃提供可靠的基礎數據支撐。”趙林補充說。 

    

  “我們研究的凍土,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東西,看不見也不知有什么用。但對我來說凍土就是寶藏,只是我們了解得還不夠,我堅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了解這份特有的寶藏?!壁w林邊捻著手上的串珠邊說,“把這些木質的珠子慢慢捻成石頭的質感,最后能有玉的圓潤,特別有成就感。做科研也是這樣,每做一點就會對最后的成果有所貢獻,但急不得。” 

                                                                       

附件: